|
目标
|
策略
|
1. |
推动关注精神健康,共建关爱共融社区 |
- 推动区内不同服务单位跨服务合作,设计服务计划和活动,倡导关注精神健康,推广正向思维。
- 鼓励区内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和区内其他服务单位协作,及早识别有需要人士,以提供相关协助。
- 透过地区培训活动,加强支援同工处理复杂个案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以及提升同工自身的抗逆力。
- 推广多方协作和义工服务发展,并鼓励商界企业、地区团体、爱心商户及各年龄层人士参与义工服务,组织地区网络关顾弱势社群,建立关爱社区。
|
2. |
支援照顾者,包括体弱长者和残疾人士的照顾者,关注独老/双老、认知障碍症患者及残疾人士,并推动伤健共融 |
- 加强支援照顾者,鼓励服务单位与不同界别携手合作为长者及残疾人士照顾者提供多样化支援,包括设立「照顾者加油站」,扩展照顾者的互助支援网络。
- 继续积极推行「全城『认知无障碍』大行动」公众教育活动及「智友医社同行计划」,推动社区关心及支援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及其照顾者。
- 持续推展「护老同行」计划,培训前线物业管理人员,以尽早识别有需要的长者,并转介至社福单位。
- 继续推动服务单位连系更多地区伙伴,例如物业管理人员、诊所、互委会和商户,提升他们对隐蔽长者及残疾人士和其照顾者的认识;为残疾人士提供展示艺术潜能的机会,推动伤健共融。
- 推行「老有所为活动计划」,鼓励长者积极参与,发挥所长,并宣扬跨代共融及爱老护老的讯息。
- 促进业界交流使用乐龄及康复科技产品的心得,以改善服务使用者的生活质素,并减轻照顾者的负担和压力。
|
3. |
巩固家庭关系,预防家庭暴力 |
- 透过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一站式预防、支援及补救性服务和活动,协助家庭和个人提升抗逆力。
- 加强跨服务和跨专业合作、连结地区持份者,包括幼稚园/幼儿中心、学校、医院、母婴健康院及警方等,以及早识别有需要的家庭和预防家庭暴力。
- 透过东区及湾仔区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课,为有虐待儿童、虐待配偶/亲密伴侣暴力及监护儿童问题的家庭提供专业辅导服务。
- 支援及促进少数族裔融入社区,并透过专责外展队,连系少数族裔人士至主流福利服务,并增强其接受服务的动机。
|
4. |
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人发展 |
- 加强地区协作平台,推动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和青少年服务单位协作,连系学校,支援家长,以及早识别有需要的青少年并加以支援。
- 透过医务社会服务部(精神科) 与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紧密合作,为被诊断受精神问题困扰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多专业的支援及辅导。
- 透过网上青年支援队接触青少年,并协调青少年服务单位就青少年不同的需要提供协助,强化其人际关系及支援系统,建立自信。
- 继续协调区内安老及康复服务单位,推行「青年护理服务工作体验计划」,让青少年扩阔视野,协助其生涯规划及职志发展。
- 协助推行「儿童发展基金计划」、「地区青少年发展资助计划」及「携手扶弱基金」,辅助弱势儿童及青少年的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