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
|
策略
|
1. |
为人口老化作好准备 |
- 推广「老有所为活动计划」及「『老有所为』校园推广计划」,鼓励社区内的长者积极乐颐年及长幼共融,并促进长者友善环境。
- 协调区内长者中心进行设施改善计划。
- 推动「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长者院舍住宿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及持续推行「安老院舍服务质素小组」计划。
- 继续与其他政策局及部门紧密联系,物色合适处所,提供长者日间及住宿照顾服务、康复服务及其他福利服务。
|
2. |
凝聚家庭,预防家庭暴力 |
- 透过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一站式预防、支援及补救性服务和活动,为家庭注入动力,倡导正向心理、提高抗逆力,以面对各种挑战,促进家庭和谐;并向地区人士宣传「凝聚家庭、齐抗暴力」讯息。
- 透过东区及湾仔区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课,为有虐待儿童、虐待配偶/亲密伴侣暴力问题及监护儿童问题的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 推动地区服务单位,连系区内的母婴健康院、幼稚园/幼儿中心及学校,及早识别有需要的家庭,透过更多创新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家庭生活教育活动,巩固家庭功能。
|
3. |
支援有需要弱势社群 |
- 鼓励区内综合儿童及青少年中心和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等单位协作,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增强他们的抗逆力及正面思维,协助推行反青少年吸毒宣传教育活动,并向边缘及隐蔽青年提供适切的服务。
- 推行「儿童发展基金计划」、「地区青少年发展资助计划」及「携手扶弱基金─课余学习及支援项目专款」,辅助弱势儿童及青少年的长远发展。
- 透过区内不同康复服务单位及其他服务单位,为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士提供日间训练和照顾服务,并纾缓其家人/照顾者的压力。
- 透过「社区精神健康康复服务单位推行朋辈支援服务先导计划」,加强照顾和支援受精神病及情绪困扰人士及其家庭,并继续推广社区精神健康、加强社区关注和推行公众教育鼓励彼此接纳及尊重。
- 推动各服务单位与康复服务单位进行更多跨服务协作,增加残疾人士才艺表演的机会,以及加深地区人士对残疾人士的认识、了解和接纳,让残疾人士发展潜能,推动社区融和。
|
4. |
强化跨界别协作,促进社区共融
|
- 深化医社合作,推行「智友医社同行计划」;加强推广精神健康及思觉失调服务计划。
- 鼓励社福单位以跨服务、跨界别的合作模式,网络不同团体,建立更多资讯交流平台,使服务及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推动更多地区协作,加强弱势家庭的支援网络,宣扬社区共融的讯息。
- 推动民商政府合作,汇集不同资源,支援弱势社群,促进社区共融。
- 加强推展地区义工服务,吸纳各阶层人士参与义工服务。
|
5. |
团结同工、提升专业水平 |
- 举办不同工作坊及专题研讨会,提升同工专业介入手法及技巧。
- 透过交流活动,促进同工互相认识和合作。
|